EN

IDC产业的预见未来:六大趋势

2021.07.13

编者按:

 

近日,一位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低调耕耘了25余年的老兵首次对外系统阐述了自己对于IDC产业未来发展的六点预言。这其中不仅包含他对于技术趋势的思考和展望,更饱含他对于产业发展的热情与信念。“从全球电力系统视角而言,数据中心是一个超级重要、超级可爱的价值客户。”这位老兵如是点评道。



在全球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和中国双碳战略的双重背景下,这位老兵坚信,未来IDC将成为客户参与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实践入口。它不仅是高质量、高增长的稳定用电负荷,同时也是全球第一批真正有能力大规模消纳新能源、真正从电力用户侧实现源网荷储四联动。他预言,未来IDC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


7月10日,世纪互联创始人陈升受邀出席“2021瓯江峰会·第二届国际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该大会由工信部、全国工商联、国家能源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能源局、温州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本次大会以“数字能源、智慧物联”为主题,聚焦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分享数字化改革与转型的最佳案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乐清-1.JPG

图注:世纪互联创始人陈升(左四)参加第二届国际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在开幕式现场,本次活动承办方之一正泰集团与世纪互联等合作伙伴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始创于 1984 年的正泰集团,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全面布局智能电气、绿色能源、工控与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高科技产业板块,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正泰集团业务遍及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超 3 万名,连续 20 年上榜中国企业 500 强。世纪互联是中国第一家专业IDC运营商,也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IDC高科技企业(2011年上市,代码VNET),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世纪互联是中国新基建产业的龙头企业。此次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将建立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


                                            乐清-2.JPG

图注:世纪互联创始人陈升在“瓯江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众所周知,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引领下以及中国“十四五”规划的鼓励下,数据中心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IDC圈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0年已经超过2000亿元,传统IDC业务收入端也接近1000亿元规模,连续3年保持了25%以上的增长,IDC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世纪互联创始人陈升受邀在“瓯江峰会”发表主旨演讲,系统性地描绘了「微巨互联」「分布式IDC」、及助力构建「超互联未来城市」的美好蓝图,并对未来IDC发展趋势提出6点预言。

 

未来IDC趋势1:大更大、小更小的建筑形态,微巨互联、彼此牵引、共同成长

 

世纪互联聚焦IDC产业超过20年,见证了该行业从大冷门到大热门。世纪互联的自建IDC,从1999年中国第一个5000平米IDC,直到现在,10万平米、20万平方米、甚至规划5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绿色IDC基地。

 

谈及未来IDC的建筑形态,陈升借用了城市零售业的演进来做比喻:一方面,城市里会不断出现像沃尔玛、万达广场等大型、超大型的购物中心,单体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同时会出现7-11及便利蜂这样小型的便利店,分布在所有社区网格。“换言之,IDC产业的建筑形态也会呈现类似这种‘大更大、小更小’的微巨互联、彼此牵引、共同成长的未来格局。”

 

未来IDC趋势2:算力时延从100毫秒提升至10毫秒的城市计算,并迈向1毫秒的边缘计算

 

网络是IDC的基础元素及核心能力。陈升提出「算力时延」概念,是指用户侧到IDC算力平台之间的时延。今天移动互联网(4G)智能手机连接IDC超级公有云平台的时延,大致为100毫秒;5G时代实现10毫秒算力时延的商业化部署,这就是「城市计算」;展望6G,全球网格化实现1毫秒算力时延,将会完善真正的「边缘计算」

 

当下可以预见的「城市计算」,首先就是将现有IDC内部所部署的二层网络“走出IDC”,延展直达目标客户的办公桌面。「城市计算」体系下新一代IDC,推动城市宽带体系从“网络公交”时代迅速升级到达“网络地铁”时代,技术角度可以简单描述为“大二层SDN、立体矩阵交换、透明对称、通证化调度”,这是当下互联网城市迈向「超互联未来城市」的新基建。

 

“我用一句英文短语来描述「城市计算」,City as a DataCenter。”陈升介绍时指出,新一代IDC在国家新基建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乐清-3.JPG


未来IDC趋势3:不仅出租机柜、也不仅提供云原生算力,而是引入链原生来重构「世界电脑」

 

正如太阳电脑(Sun Microsystems)的创始人Scott McNealy 于1985年在斯坦福大学提出“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网络就是计算机」。全球互联网仅仅是“世界网络”阶段,下一个数字文明将迈向“世界电脑”新时代。

 

要实现「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愿景,需要最底层逻辑的重构,包括时空结构、计算结构、数学结构、信息结构、人工智能等等颠覆性创新,需要打造独立于现在全球互联网的新一代网络信息空间。未来IDC在“云原生”(cloud native)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演进“链原生”(blockchain native)底层科技,未来IDC将成为“世界电脑”的基础节点和重要组成。

 

未来IDC趋势4:助力工业内联网升级,真正实现工业互联网

 

当下流行的5G应用工业互联网,本质上仅仅是工业内联网(Industrial Intranet),还不是真正的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依托城市计算及未来IDC,来实现“信息交流”到“价值交换”的大升级,基于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对公应用,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区块链三链联动,未来IDC是迎接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数字化、实现互联网深度融合实体经济的重要新基建平台。

 

未来IDC趋势5:用户参与共建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入口

 

传统IDC是能源科技(瓦特)和信息科技(比特)融合的产物。未来IDC将是双特(瓦特、比特)+双高(高算力、高载能)+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的跨界融合的新物种。

 

陈升认为:国家双碳战略要求“碳减排”,但不是“电减排”;应该鼓励多用电,少排碳。IDC的高载能特征与国家双碳战略没有任何矛盾。未来IDC将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基于自身高载能负荷推动“源网荷储”四联动。未来IDC不仅仅不会受到所谓IDC能评指标的限制,而是应该成为国家双碳战略、打造用户参与共建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入口。

 

1964年,俄罗斯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colai Kardashev)首次尝试对文明的进步进行模型定义和分类。他的模型被称为卡尔达舍夫量表(Kardashev scale),它根据文明能够利用的能量来衡量文明的技术进步程度。1973年计算出卡尔达舍夫的等级为0.7,人类实际使用了10太瓦(TW)的电力。按照宇宙文明7个等级的划分,人类目前大致处于0.7级,距离1级宇宙文明等级,大约还需要演进200年的时间。陈升认为,基于上述宇宙文明等级的科学理论,应该全面正确的解读和坚定实施国家双碳战略,绝不应该片面解读国家双碳战略。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大国,肩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责任和落实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责任,碳减排事业需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碳减排,抓铁有痕;一手继续大力提升新能源发电规模、改变能源结构,提升用电效率和规模效益,踏石留印。目前考核地方政府碳减排与GDP单位用电单一指标挂钩的做法,需要认真研究。陈升建议,国家应该旗帜鲜明鼓励和支持未来IDC这样“双特+双高+双碳”的新物种的科技创新,提供最充分的IDC绿色用电和能评指标供应,鼓励电力用户侧积极参与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共建共享。

 

未来IDC趋势6:拥抱数字孪生,打造承载“元宇宙”(Metaverse)的IDC终极产品

 

人有“三生”:生活、生产和生命。从这个角度看数字化,目前消费互联网就是活数字化,仅仅是“三生”数字化的第一阶段。生产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下半场等等表述,本质都是“三生”数字化的第二阶段。借用道家理论来比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人类数字文明的三生万物的终极阶段、可能就是目前业界大热门讨论的“元宇宙”(Metaverse)。作为技术极客文化和星际科幻精神的长期信仰者,陈升相信未来IDC绝对不是简单“数字地产”,未来IDC一定是原创引领型的科技新物种。发展未来IDC产业、需要信仰的力量,需要先相信、才能看见。立足数字原生、拥抱数字孪生,最终面向承载“元宇宙”的数字永生,这是IDC产业的终极形态。

 

IDC产业的精彩,刚刚开始……


返回
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空间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咨询
热线

咨询热线

400 651 9966

顶部

业务咨询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姓名*
公司*
联系电话*
邮箱*
验证码*
咨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