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算电协同论坛在山西大同隆重召开,论坛聚焦算力基础设施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发展。世纪互联怀来超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凭借算电协同创新模式及柔性储能、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成功入选大会典型案例,成为行业绿色转型标杆。
作为“东数西算”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核心工程,该智算中心依托怀来区位与绿电富集优势,以 “算力+电力” 协同闭环为引擎,规划总算力规模超 60,000Pflops,建成后预期将成为辐射环京区域的智算中枢,为京津冀算力网络注入绿色动能。
智算中心作为算力与能源融合的关键载体,其绿色化、智能化运营已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依托资源禀赋与技术积淀,世纪互联怀来超级人工智能基地从能源协同、能效管理、电网互动等维度构建创新架构,通过系统性举措实现算力与电力的高效耦合,探索出数字基建与能源转型协同发展的新路径。这一创新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毫秒级响应的柔性储能系统
以光伏阵列与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集装箱为核心,经 EMS 系统实时调度 PCS 升压一体机,形成光储一体化 “电源-储能-负荷” 闭环。系统结合负荷曲线与峰谷价差,精准实现削峰填谷,保障供电高可靠,平滑全网负荷,在增强电力稳定性的同时,提升绿电消纳并降低运营成本。
全域能效管理的算电协同闭环
构建 IT 设备全域能效管理平台,通过 AI 节能算法动态优化服务器负载与制冷系统匹配度,减少散热能耗,有效降低年均 PUE 。同时,深度挖掘 UPS、柴发等后备电源调节功能,形成 “算电协同” 闭环管理,显著提升项目调节能力。
虚拟电厂驱动的需求侧响应网络
依托虚拟电厂技术,聚合怀来基地算力负荷与区域分布式能源资源,主动参与电网调峰调频。通过智能预测算法与分层分级控制策略,实现分钟级调度响应,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灵活调节动能。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轮驱动
凭借世纪互联智航 AI 综合能源智慧运营控制系统,实现能耗与运维数字化、智能化闭环管理;新型制冷技术减少能耗;柔性储能结合削峰填谷与绿电采购协议,节省运营成本;绿电直供高效提升绿电消纳效率,实现节能降碳。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数据整合支撑多行业发展,助力区域能源结构升级。
世纪互联怀来超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以柔性储能、虚拟电厂等创新技术为抓手,旨在实现 “算力+电力” 协同闭环,是世纪互联 Hyperscale 2.0 “绿色直流+电算一体化” 理念的最佳实践。未来,世纪互联将以京津冀、长三角、内蒙古区域为全新起点,联动城市型AIDC节点,结合能源创新,重构兼具绿色低碳、经济高效与柔性灵活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拓展AIDC产业链等生态合作伙伴,一站式满足多元化智算应用需求,加速“算力与绿电共生” 深度融入产业数字化,助力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新格局。